近日,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所承担的水利部“黄河流域(片)试点区域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统一高程测量项目”测绘成果检验任务圆满收官,细“量”黄河,为黄河造福人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。
据悉,黄河干流总落差约4800米。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从2900米,快速下降到1300米,落差达1600米。千百年来,这些黄河水情数据关乎数亿黄河流域人民的福祉。但由于历史发展因素,多年来,各地水文(位)站因测站设置及测量条件的差异,采用的高程基准不尽相同,采用了大沽基面、黄海基面、珠江基面、1985国家基准高程等多个基准高程或假定基面高程。基准不一致,给流域规范化管理、涉水工程规划设计、河道比降计算、水文信息化建设、水文数据融合等带来较大影响,也对水文应急监测和防汛决策造成极大影响。这引起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。
如何确保分布在黄河流域沿线的几百个水文测站的水准数据统一、准确、可靠,采用统一的基准,进行测绘成果检验是其中的技术关键。
为确保数据准确可靠,河南省计量院有限公司测绘所按照国家《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》规定,在黄河流域400多个水文测站中,抽取37个水文测站的水准测量成果进行逐一检验。6名检验人员从山东启程,沿着黄河从东一路往西到青海,在45天内走遍了8个省份跋涉6000多公里,顺利完成测绘成果检验任务。
黄河水情关乎国计民生。水头变化、水体走势,上下游水位关系,为汛情判断、防汛调度等提供全流域有效准确的水情信息,对黄河水情的研究判断产生重大影响。数据可靠,精益求精,为每一个数据把好最后一道技术关。这个信念根植在这个检验团队的每一个人的内心。因此,每一个数据的背后,可能会经历几个小时的检验和复核。上百G的数据准确,守护着计量测绘检验工作人员的求真求准的为民初心。